当日常刷卡消费不再只换积分,而是能直接累积比特币,加密资产与传统支付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。加密金融平台 Fold 联合 Visa 推出的比特币奖励信用卡,就以 “消费返 BTC” 为核心亮点,最高返现比例达 10%,让不少用户直呼 “日常花钱也能‘赚’加密资产”。这款产品究竟如何运作?高返现背后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?
Fold 比特币信用卡的权益没有 “一刀切”,而是按 “基础权益 + 定向福利 + 会员特权” 分层,兼顾普通用户与深度玩家:
- 基础返现:无门槛覆盖日常消费
无论线上购物、线下吃饭还是缴房租房贷,所有消费都能享 1.5% 比特币返现,且没有额度上限 —— 比如每月消费 5000 美元,就能自动攒下 75 美元等值的 BTC,对习惯 “无感知理财” 的用户很友好。
- 高额返现:瞄准特定消费场景
若通过 Fold App 购买合作品牌礼品卡(如电商、快餐、零售品牌),或在指定商户消费,返现率会飙升至 10%。比如花 100 美元买某电商礼品卡,能额外获得 10 美元等值 BTC,适合有固定消费场景的用户 “薅羊毛”。
- 新户与会员专属:福利再升级
新用户激活卡片并完成首刷任务,可拿到最高 250 美元等值 BTC 的欢迎奖励;付费开通 Fold + 会员(年费 150 美元)后,基础返现率提至 2%,还能解锁免费金属实体卡、专属比特币抽奖等权益,适合高频消费人群。
这款信用卡的核心优势是 “流程简单”,用户不用懂复杂的加密操作,跟着日常消费习惯走就能自动累积比特币,具体流程分三步:
- 刷卡支付:和普通信用卡没区别
卡片走 Visa 清算网络,线下刷 POS 机、线上绑支付软件都能用,消费体验和传统信用卡完全一致,商户也无需额外适配 —— 买杯咖啡、买件衣服,支付完成的瞬间,系统就会同步记录消费数据。
- 自动核算:返现比例实时匹配
后台会根据消费场景自动判断返现比例:日常消费按 1.5%(会员 2%)计算,合作场景按 10% 计算,返现直接以比特币最小单位 “聪” 计入 Fold App 账户,用户打开 App 就能看到实时累积的 BTC 数量,不用手动兑换。
- 提币或管理:灵活处理你的 BTC
返现的 BTC 有 30 天锁定期(防止恶意刷返现),解锁后可自由提现到个人比特币钱包,也能在 App 里零手续费交易 BTC,甚至设置 “消费返现自动定投”—— 相当于把日常消费变成了 “小额比特币定投”,适合长期持有者。
对普通用户来说,“把钱和 BTC 放在一起” 难免担心安全,Fold 在这方面做了双重保障:
- 资金安全:传统金融 + 加密托管双保险
信用卡账户由 FDIC(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)成员银行托管,单账户最高享 25 万美元保险,和普通银行账户安全等级一致;返现的比特币则由持牌加密托管机构 BitGo 保管,避免资产丢失风险。
- 合规与实力:上市计划 + 用户基础托底
Fold 不是小平台,2025 年初刚拿到 ATW Partners 等机构 3000 万美元融资,还在推进与 FTAC Emerald 的合并上市,计划成为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比特币金融服务公司。目前已有 60 万用户,累计发放的比特币奖励超 7500 万美元,生态成熟度较高。
- 加密新手:不想直接买比特币,想通过 “消费” 低门槛接触加密资产;
- 高频消费者:每月消费金额高,能通过高返现比例最大化收益;
- 比特币长期党:看好 BTC 长期价值,把返现当 “强制储蓄”,慢慢攒币。
- 地域有限制:目前只对美国用户开放,国内用户暂时用不了;
- 成本要算清:普通用户有卡片激活费,会员有年费,要是每月消费少,可能 “返现不够抵成本”;
- BTC 波动风险:返现按 BTC 数量计算,要是 BTC 价格下跌,到手的法币价值可能缩水 —— 比如返现时值 10 美元的 BTC,提币时可能只值 8 美元,这点要做好心理预期。
总的来说,Fold 比特币信用卡把 “消费” 和 “加密资产积累” 结合得很巧妙,让比特币从 “需要主动购买” 变成 “被动累积”,降低了加密资产的入门门槛。但它并非 “稳赚不赔”,地域限制、成本和 BTC 价格波动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,用户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理性判断是否适合使用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知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tczhidao.com/wz/2068.html